資訊

西語課程

關於阿根廷

Videos

連結

阿根廷歷史

前哥倫布時期

人類第一個在阿根廷的足跡可追朔至公元一萬一千年前, 但是在阿根廷的原著民文化卻比鄰境國家祕魯發展得少。 在公元一年, 數個安地斯文化發展出以玉米為主食的文明, 最後成為印加文化的一環。 但原著民還繼續過著獵人和收集者的生活。 比較突出了文化包括東北的 Guaran í人和中部的 Mapuche 人。 Guaraní 人種植木薯和甜蕃薯, 而 Mapuche 人在十七世紀統一了很多遊牧文化。

殖民時期

在1516年, Juan Díaz de Solís 為了尋找到東印度的西南通道, 搭乘帆船進入了今日的銀河, 並宣佈此地為西班牙屬地。 Pedro de Mendoza 在1536年建立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但是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和他的屬下在五年後被迫離開此地。 直到1580年西班牙才重新建城。 雖然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西班牙的聯繫可以更直接, 但是這個區域歸祕魯總督管轄, 首都設在利馬, 但因位置在西班牙的海外而關閉國際貿易。 直到1776年布宜諾斯艾利斯才成為銀河總督的首都, 銀河總督由現今的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拉圭和烏拉圭組成。 從此之後此地開始繁榮和成長, 這些要歸功於和西班牙與其殖民地間的密集貿易, 也歸功於違法出口祕魯的銀礦、Pampas區的牲畜和來非洲奴隸引進。

獨立

英國雖然在這時期與西班牙和法國打仗, 但是在1806年和1807年間卻二次入侵布宜諾斯艾利斯。 但是人民軍卻保住了城市。 自信滿滿認為有能力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居民, 拒絕承認成為西班牙國王的拿破崙胞弟, 並推翻了當地政府, 在1810年成立臨時政府委員會, 並開始造勢來獲得內陸的支持。 獨立戰爭持續了很多年。 1816 年在Tucumán正式簽署了獨立宣言, 但是卻無法組成一個穩定的政府, 內戰演變成爭戰, 有人想把權力集中在宜諾斯艾利斯, 有人想組成各省更能自治的聯邦國。 1829 年獨裁者 Juan Manuel de Rosas 取得權力, 鐵腕執政到 1852 年 Justo Jose de Urquiza 將軍推翻政權為止。

邦聯制和共和體制

一年後在1853年, 阿根廷採用聯邦憲法, 並任命Urquiza為第一位總統。 但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卻拒絕承認邦聯制度, 並在1859年和 1861 年發動內戰。 在Pavón戰役中, Bartolomé Mitre 將軍所帶領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軍隊擊敗邦聯, 並成立了阿根廷共和國。Mitre成為總統後, 承諾給國家帶來工業與移民人口。 1865年至 1870 年間被稱為三國聯軍戰役, 阿根廷、 巴西和烏拉圭對巴拉圭發動戰爭。 1879年, Julio A. Roca 將軍發動沙漠征戰, 入侵留下來了原住民, 並屠殺了一千三百人, 目的是為了讓Pampas南部成為畜牧和農業的區域。

新時代前夕

從這個時期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阿根廷持續繁榮發展, 成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ㄧ。 布宜諾斯艾利斯因有出口羊毛、 小麥和牛肉的稅收, 建設了很多類似巴黎的建築, 而阿根廷的人口也成長了六倍。 Sáenz Peña法在1912年被頒佈, 讓所有的男性都能投票, 而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的參政, 讓 Hipólito Irigoyen在1916年執政, 其政黨激進黨成為執政黨。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全球經濟蕭條, 但是從1924年到192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阿根廷的繁榮又再一次被見證。

Juan Perón執政

在1930年的一次軍政變中, Irigoyen被迫下台。短暫的軍事獨裁統治之後,開始另一個十年的保守執政。Juan Domingo Perón和其貝隆黨執政後, 現代的政治、 經濟勢力、 勞工運動、現代軍隊成立和都市計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1943年當軍隊推翻憲法體制成立的政府後, Perón上校被任命為戰爭部長。 但是民眾運動的能力讓他被軍政府逮捕去職。 之後大規模的示威讓他獲得釋放, 也讓他在1946年2月20日贏得大選。 雖然阿根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時間維持中立的立場, 但是在1943年至1946年的軍政府卻支持軸心國, 最後阿根廷至戰爭結束都支持同盟國。

Juan Perón的夫人Evita是勞工階級家庭中出生的演員, 而這個特質讓她贏得勞工團體和婦女的支持。 她在1952年過世。 在1947年, Perón開始第一個為期五年的工業國有化方案, 在同一年婦女獲得投票權。 因為修改憲法, Perón在1952年贏得大選, 連任總統職位。 但是在1955年6月粉紅宮受到轟炸, Perón被迫解除職務, 流放西班牙。

貝隆主義和反貝隆主義

打敗Perón的Eduardo Lonardi, 之後很快被Pedro Aramburu去除職位。 在1956年, 兩位貝隆黨的將軍發起推翻總統的政變, 但行動失敗。 兩位將軍、 多位軍人和20位平民被處決, 之後被稱為León Suárez 屠殺事件。 同一年, 反對貝隆黨的激進黨獲得大多數的選票, 但是激進黨的左翼 Arturo Frondizi 卻抗議離開憲法大會。 在1958年, Frondizi 獲得在西班牙Perón的支持贏得選舉, 但是在1962年卻被另一個軍政變推翻。 因貝隆黨的工人持續抗議, 政府一直處在不穩定的狀況。 直到1966年, 另一個軍政變讓 Juan Carlos Ongania 將軍成為總統。

軍方任命的制度, 持續到1973年3月11日阿根廷在十年後首次的普選。 雖然不讓Perón參選, 但是貝隆黨的Hector Campora醫生因為人民大力的支持, 獲選為總統。 右派和左派持續升高的壓力, 讓Perón於1973年6月20日回國, 並於幾個月後接任總統職位。 這一天被稱為“Ezeiza屠殺事件”, 當中最少有13人在機場被槍殺, 在當時有數百萬人到機場歡迎Perón回國。 1974年7月1日Perón過世後, 其夫人Isabel Perón接任總統職位, 但卻必須面對黨內紛爭、 持續升高的恐怖主義和數個經濟危機。

骯髒戰爭

在1967年3月24日的軍政變讓 Isabel Perón下台。 新政府執政後藉由“國家重整程序”來刺激經濟改善。 但也用慘忍的手段消除社會裡的革命人士, 他們的對象是中產階級的學生、 高知識分子和勞工組織者。 1976年至1983年被稱為“骯髒戰爭”時期, 約有一萬一千至三萬人失蹤, 他們先被綁架, 之後被處決。 在1977年4月, 失蹤人口的母親在五月廣場出聲引起注意, 直到今天這些人繼續走上街頭。

從回民主制度

經濟現況、 無止境的貪污、 違反人權、 1982年被英國擊敗的Malvinas群島戰役, 這些讓軍政府喪失信譽而垮台。 在1983年10月30日的大選, 被國際觀察員評定為公平和誠實的選舉。 在12月, 激進黨的Raúl Alfonsín開始為期六年的執政。 之後馬上成立失蹤人口國家委員會, 也對在他執政前犯罪的人給予大赦。

Alfonsín政府和智利簽下和平協定, 為南錐共同市場立下基礎, 但是也要面對持續升高的通貨膨漲、 鞏固民主制度和建立由平民管制的軍隊。 最後政府在貝隆黨員 Carlos Saul Menem 於1989當選總統後提早六個月結束執政。

90年代

Carlos Menem 提出有力、 具爭議性、 新自由的方案。 但諷刺的是, 他把在Perón執政時很多國有化的工業轉為私有化。 他在1994年修改憲法, 讓他可以再執政一任。 雖然Menem在1995年贏得大選, 同一年FREPASO聯盟崛起, 成為兩大傳統政黨: 貝隆黨和激進黨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1999年FREPASO聯盟激進派的 Fernando de la Rúa 贏得大選, 延續上任政府的商業自由政策。 De la Rúa也提出管制聯邦財政赤字的草案、 修改勞工法和透過資助私人公司來鞏固經濟。

阿根廷經濟危機

雖然有這麼多的努力, 但結果還是一團糟。 在Menem 總統最後一任開始的經濟蕭條最後演變成阿根廷金融危機和阿幣貶值。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償還外債的壓力下, 阿根廷政府必須把當時和美元維持一比一的阿幣貶值。 為了避免資金外流, 在2001年12月1日, 經濟部長 Domingo Cavallo 簽署強制不准從銀行提領現金的法令。 此引響波及到中產階級, 因為其存款被凍結。 但是社會高層人士因有美金帳戶, 依然保有存款

到了12月, 經濟在大家驚慌中持續衰退。 在民眾暴動中有數十人死亡, 經濟部長和 De la Rua 總統相繼辭職。 雖然國會馬上任命 Adolfo Rodríguez Saa 為總統, 但是一個星期後, 也就是12月31日, 總統又辭職。 在2002年1月2日, 在上次選舉中落敗的貝隆黨員 Eduardo Duhalde, 被選為總統。 執政時期中, 阿幣對美元貶值了29%, 最後一比一的政策完全被放棄。

就在Duhalde 總統必須面對中下階層的抗議和數百萬阿根廷人淪為貧民的同時, 其經濟政策比較現代化, 把重點放在管制通貨膨脹和振興工業。 另外對於進口也給予補助, 並提供基本的民生必需品。 在隔年的選舉中, 前總統 Carlos Menem 在2003年5月25日宣佈退出選舉, 把政權交給正義黨的 Nestor Kirchner。

Kirchner 之前是 Santa Cruz 省的省長, 雖然之前沒沒無聞, 但卻帶動了一股“新的改變風氣”。 面對軍方與警方, 其重點在於承擔責任, 撤銷在骯髒戰爭時期所通過的特赦。 他也在眾多爭議中重組外債結構, 至於外交政策, 則是把重點從美國轉移到南錐共同市場上。 2007年7月2日, Kirchner宣佈不再參與選舉。

2007年10月, Néstor Kirchner的夫人 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 以自阿根廷重回民主執政體制以來最多得票的差距, 贏得大選, 成為第一位民選女性總統(第一位非民選女性總統是Isabel Perón)。 但是在開始執政後沒多久, 美國和阿根廷的關係急速惡化, 原因在於一位美國助理檢察官以非法的方式贊助阿國, 而構成弊案。 Fernández de Kirchner的執政獲得多數的肯定, 大家也寄望能延續上任執政的政策。

主辦單位



來阿根廷學西班牙語
Share This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hare:
0
0
Follow us on: